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厦门网 (https://www.xiamenwang.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有智能社交这回事么

发布时间:2019-01-01 07:29:36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虎嗅网
导读:原标题:有智能社交这回事么 Photo by Eric Nopanen on Unsplash,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胡泳(beingdigital),作者:胡泳。 我们的确需要新一代的社交应用,可问题是,存在“智能社交”这回事吗? 1 2017年11月,张一鸣提出“智能社交”,它不仅构成今日

在一款社交应用里,能够完整还原用户的兴趣爱好吗?对此表示存疑,例如我对某类电影有特别偏好,但我与大多数在社交媒体上交往的人可能并不共享同样的品味,我也未见得愿意告诉我的五花八门的好友,我本人喜欢特定类型的电影。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你会这么做:你知道在某一群体中找到同好的可能性比较高。由此,单用途的兴趣图应当更有效,就像某些利基服务提供者,只致力于圈定一个特定的共同兴趣群体。

你认识的人不代表你和他/她拥有共同的品位。这的确是当下社交媒体的一个痛点。“Ta 在”想用算法不断捕捉新的知识点和需求,随即创建分类,从而拓展每个人的知识库,再由兴趣图逐步走到社交图,或者是最终将兴趣图融于社交图。

为此,它的设计甚至不惜“反社交”,比如用户只能评论他人的内容,不能关注,也不能私信;不能点开他人的头像看其所发的动态,无法建立粉丝关系,纯粹是先看兴趣,再打标签;用户看到的内容,全部依赖于算法推荐……最终,算法不断学习了用户想要看到的内容之后,基于这些共同的内容,再去帮助用户匹配与其类似的人。

可问题是,谁来创造供算法学习的内容呢?由于不知道发布内容给谁看,用户发贴的动机就成了一个问题。

另一个问题则是,用户发布的东西很可能不构成知识,或者更准确地说,并非兴趣相关,而只是口水或者流水账。比如,一个动漫爱好者的兴趣,如何才能被调动并予以反映?他能够在一个通用的兴趣图应用中找到相关的信息或用户吗?

有智能社交这回事么

从兴趣图到社交图,需要一个信仰的飞跃。(Jon Marro/绘)

从兴趣图到社交图,需要一个信仰的飞跃(leap of faith)。你替我“计算”信息,我都有意见;你如果替我“计算”人,我是有可能完全不感兴趣、也不信任你的。

4

社会关系一度是给定的,你通过你的居住地获得,或者从自己的家庭关系继承而来。现在,它们越来越多地成为你要去完成的一项任务(找到共同兴趣,形成共同利益)。

我把这叫做“任务导向型”的社会关系构建。没有这种构建,上述“信仰的飞跃”将无法完成。如果真有所谓“社交媒体2.0”,它主要关注的应该是如何完成不同的任务,而不仅仅是为了在一起,也即为社交而社交。在这种社会关系中,如果你愿意付出,长期贡献社区,才会在你归属的群体中获得回报。

新型的社交媒体设计的出发点应该是,怎样创造出更多强调群体成员体验的产品?例如,和群体在一起时,是一种什么感受?一群人一起读书,一群人一起上课,或者一群人一起去听音乐会,这些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但至今没有人能够为我们实际体验的这些社交场合来设计数字等价物。

没有真正的社交媒介认真地向生活学习。如果真有智能社交,那它应该是对生活的忠实模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胡泳(beingdigital),作者:胡泳。本人公号所刊载原创内容之知识产权为本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欢迎读者沟通交流,请微博@胡泳 或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留言。

(编辑:厦门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