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厦门网 (https://www.xiamenwang.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追忆《华为基本法》

发布时间:2018-12-01 02:57:40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虎嗅网
导读:原标题:追忆《华为基本法》 虎嗅注:《华为基本法》(下称《基本法》)是华为的基本纲领,也是外界了解华为公司的一个入口。《基本法》从1995年萌芽,由任正非做总策划。本文作者吴春波,正是华为基本法的起草人之一,他在本文中回忆了当初起草华为基本法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原标题:追忆《华为基本法》

追忆《华为基本法》

虎嗅注:《华为基本法》(下称《基本法》)是华为的基本纲领,也是外界了解华为公司的一个入口。《基本法》从1995年萌芽,由任正非做总策划。本文作者吴春波,正是华为基本法的起草人之一,他在本文中回忆了当初起草华为基本法时的一系列故事。在他看来,任正非提出做《基本法》并不是出于突发奇想和一时冲动,而是在认真思考企业文化建设问题。

而《基本法》起始于“混沌”,因为在大家搞基本法的时候,没人清楚到底什么是《基本法》。1998年3月23日,历时三年,修改数次的《基本法》出世。任正非曾经说:“《基本法》值一个亿。”因为在他看来,没有《基本法》,“华为会崩溃”。

本文转自公众号“华夏基石e洞察”,作者:吴春波,原文标题:《吴春波:追忆<华为基本法>》,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华为成立30年,我能够有22年的时间,随华为同行,伴华为成长,与华为共荣辱,得以近距离地观察与体验一个公司的成长与发展,得以在现场感受与探索一个公司成长与发展背后的事实与真相,真的感谢任正非的信任与认同,真的感谢命运的垂青。虽多次被任正非批评为点的“蜻蜓”,而不是沉下来的“青蛙”,但回顾往事,依旧心怀感念,依旧初心未改,依旧壮怀激烈。

历史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其奇妙的根源在于真相,在于对真相的探究。所以,才会有历史这个学科,有大量的学者皓首穷经,扎进故纸堆里,毕其一生在研究。即使亲身经历的人与事,一旦成为历史,都很难说得清楚,甚至真相难明,因为历史是可以篡改,真相是可以掩盖的。

历史已经远去,历史只能追忆。

《华为公司基本法》的起草,历时3年,距其正式定稿公布,也已经过去了19年,《基本法》离我们越来越远,已经成为历史。

《基本法》这段历史,早已有很多的人谈及,有描述的,有总结提炼的,也有戏说的。其中有当事人,有参与者,也有旁观者,众说纷纭,甚至有天壤之别。作为亲历者,我无意卷入是非之争,也没有能力探究其完整的真相,只是想把那段历史的片段重现一下。

一、初遇华为

我初遇华为的时间是1995年7月,正值暑假期间。学校的6位老师结伙出去做咨询,在深圳请我们做咨询的第一家企业是深圳宝安集团。其间,华为曾通过咨询培训公司做培训,找到了学校在深圳的仁大公司,后者推荐我们去华为讲课,我开始与华为有了联系。

其后,华为再次联系我做咨询工作。1996年1月,我正式进入华为。当时的华为销售额达15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中国农村市场。员工总数为1200人,注册资本7005万元,华为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即使在其所处的南山区,也很少人听说过它。

我第一次进深意工业大厦的华为,只留下两个很深的印象:

其一,员工很年轻,如同进了校园;

其二,任正非很有个性,说话如同他的外表——简单、朴实无华。

华为的第一个咨询项目是市场营销部的绩效考核制度,接口部门是市场考评办(负责人为张建国,编制共三人)。咨询项目的目的是把年终奖金发出去,因为市场人员远离公司,任正非搞不清这些人的绩效到底如何,而面对各办事处报上的分配方案,心中又没有底,所以迫切需要建立市场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发放奖金和增加工资的依据。

这是华为历史第一次引进咨询机构,进行管理咨询。

二、人大教授

至此,华为就多了一帮人,这帮人有个代名词:人大教授。

当年,我们在华为的感觉特别好,比在校园的感觉好多了。每次公司开高层会议,任正非基本上都会说:请人大教授说说。

在稚嫩的华为面前,同样稚嫩的我们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成就感。

人大教授来自工业经济系、劳动人事学院和计划统计学院,平均年龄35岁,四位博士,两位硕士。六人的关系很复杂,归纳起来讲是通过纵横交错的同学、同事、老乡和队友(学校武术队)网络连接起来的,这是一个自组织团体,没有机构,没有注册,没有公章,连皮包公司都不如,说白了就是拉帮结伙外出挣钱的合伙人。

现在可以说了,“人大教授”是名不副实的,六位当年都是副教授,在华为咨询期间,自己将自己的职称抬高了一级,或者说被华为认可为教授。学校的副教授们听到每天有人喊自己为教授,肯定很受用。后来,我们六位被外界称为“人大六君子”或“华为六君子”,说心里话,我并不喜欢这个称呼,当年变法的六君子,都被押到了菜市口问斩,定法的六君子会有什么好下场?

人们往往把偶然连接的关系叫作缘分,与华为的合作就是基于偶然的缘分,我们命好,遇上了华为。我的微博签名后缀是H-R,H代表华为,R代表人大,人生只为一件大事来。

三、“基本没办法”

“基本法”这一称呼,出自任正非。那些年,正值《香港基本法》成为热点,在一次会议上,任正非提出:“华为也要有自己的《基本法》。”

任正非提出搞《基本法》肯定不是突发奇想,也不是基于一时的冲动,其实在此之前任正非就已经在思考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了,1995年9月起,华为公司发起了“华为兴亡,我的责任”的企业文化大讨论,同时还制定了14条的《华为人行为准则(暂行稿)》。

接下来的过程他人都有过详细的回忆,充满了传奇色彩。

公司内部搞出的《华为公司基本法》被任正非否了,据说任正非把文稿扔在地上,因没有亲眼见证,存疑。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任正非提出:让人大教授试试。

于是,人大教授升级了,成为“《基本法》专家组”。人大教授们自此与《华为公司基本法》相联系了。一帮学者与一个公司偶遇,又偶然地与一部公司的大法相连接,这个公司改变了学者的命运轨迹,这部大法又影响了这个公司的成长轨迹。这一切皆由于偶然。

历史充满了偶然,历史真的很好玩。

人大教授接到这个任务时,一片迷茫,犹如任正非当下对摩尔定律和低时延的迷茫一样,这也是个“无人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左右无同行者。

第一,没有可借鉴的文献资料。那时,企业文化还不像现在这样如火如荼,加之信息渠道的匮乏,几乎找不到相关的文献资料。当很多年后看到国外翻译过来的派翠西亚·琼斯所著《说到做到:50 家顶尖企业的使命宣言》时,不仅感慨:如果当年看到这本书,该有多好!

第二,没有可借鉴的企业实践。那时,国内企业还没有相关的实践,也不知道国外是否有。

(编辑:厦门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