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厦门网 (https://www.xiamenwang.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百科 > 正文

审美疲劳好莱坞

发布时间:2019-11-06 05:24:46 所属栏目:站长百科 来源:刘彦希
导读:副标题#e# 上周五,备受期待的DC新作《雷霆沙赞

对比好莱坞头部电影在国内的表现,《速度与激情8》三线及以下票房占比仅30.7%,《复仇者联盟3》则更低,只有28.9%。今年这个情况依然存在甚至还在持续走低,《大黄蜂》三四五线城市票房仅占30.4%,《阿丽塔》27.5%,《惊奇队长》仅有26.6%,而在今年以来的总票房中,三四五线城市的观众贡献了37.3%。

显然,相比动辄需要补系列前作的好莱坞舶来品,新晋的三四五线电影观众更喜欢接地气的国产片。国产爆款电影《战狼2》足够下沉且带动了大量增量人群观众而轻松坐稳国内历史票房第1的宝座,《前任3》和《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这样的票房黑马更是由三四五线观众作为主力而实现逆袭。

眼见单片票房差距越来越大,好莱坞也试图利用宣发触及下沉的市场,不过经验的缺乏使得他们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去年《复联3》的宣发便请来了陈奕迅这样国民度极高的明星为《复联3》站台,甚至抢占了钢铁侠的C位,这又引来了漫威粉丝的不满,一时间争议横飞。宣发如何有效下沉将会是好莱坞接下来重要的功课,像过去那样“零宣发”上映,对很多中等体量的好莱坞电影来说,可能会意味着极低的票房。

审美疲劳好莱坞

争议很大的“漫威十周年”

除此之外,好莱坞当下也在尝试解决系列大片审美疲劳的问题,比如在IP电影里进行类型片创新,把《金刚狼3》打造成公路片;还比如在小众类型片中树立新IP,像“招魂”宇宙和《小丑回魂》系列的恐怖片就是好莱坞的新尝试。至于如何解决中国市场的审美疲劳,光靠过去那样在电影里加几个中国明星恐怕不太奏效。

不要指望好莱坞救市场

好莱坞跟中国市场往来的这些年间,既有合作,也有博弈。如今好莱坞在中国面临瓶颈,对于需要彼此的双方来说,都有各自的忧虑。

好莱坞方面,北美市场已经饱和,好莱坞需要新的票房市场,好不容易在初期赶上了中国市场飞速发展的顺风车,结果没几年就面临被中国本土电影打败的困境;中国市场方面,因2016年来票房增长减缓,国内也越来越放宽进口片的引进,但无论是好莱坞大片还是批片,似乎都难以让人看到太多的量能。

自2009年票房达到106亿美元开始,北美的年度总票房市场增幅便非常缓慢,2012-2018七年来,北美票房市场仅实现10亿美元的微增(从108亿美元到118亿美元),观影人次也一直在13亿左右,几乎没有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突破海外票房市场对好莱坞来说相当重要。2012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票仓,2012-2018年同期,中国票房从25.5亿美元涨到90亿美元,跟北美市场的差距缩减至28亿美元,2018年第一季度票房甚至实现了首次赶超北美。

审美疲劳好莱坞

2012-2018年中国与北美票房对比(亿美元)

好莱坞和中国市场以分账形式的合作始于1994年,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之后,引进分账大票的数量由原来的每年10部增加至20部。2012年,引进分账片的数额从20部增至34部;同时,引进大片在中国的分账比例从13%提升至25%。除了分账片,中美双方亦不断在批片上博弈,2015年之后,批片在国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审美疲劳好莱坞

2013年来中国投资的历年全球票房TOP100好莱坞电影

而为了吸引中国的电影观众,过去几年经常推迟一两周甚至一两个月上映的好莱坞大片,现在也经常同步甚至提前上映。去年的《海王》在中国就提前北美两周上映,而今年漫威宇宙英雄第一阶段的大结局影片《复仇者联盟4》同样比北美提前两天上映,这甚至引来了大批北美粉丝的不满,不少人都在推特上问起“去中国的机票要多少钱”,还有人直言嫉妒中国观众。

好莱坞对中国市场需求越来越迫切的同时,国内市场也开始需要进口品来推动大盘的增长。在票房结束高增长的2016年,批片数量打破以往30部的惯例,达到了50部左右的数据,而后两年批片总量更是一路上涨,并且在其中产生了《摔跤吧!爸爸》这样的爆款影片。

审美疲劳好莱坞

《摔跤吧!爸爸》

(编辑:厦门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