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厦门网 (https://www.xiamenwang.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商 > 正文

工信部再督战动力电池回收 玩家瓜分600亿大蛋糕

发布时间:2019-03-03 19:11:26 所属栏目:电商 来源:经济观察报(北京)
导读:(原标题:工信部再督战动力电池回收各路玩家入场瓜分600亿大蛋糕) 作者:余娜 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报废潮的来临,国内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已经迫在眉睫。2018年工信部联合七部委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

此外,针对梯次利用的范围和场景,一位不愿具名的从业人士也向经济观察报记者分析,“目前看,梯次利用主要适用于磷酸铁锂电池。通信基站是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最佳场景,电力系统储能也为梯次利用提供了大规模的应用空间。梯次利用还有望成为低速电动车蓄电池替代的优选。”

自2018年停止采购铅酸电池的中国铁塔,已是推广锂电池梯次利用的“领头羊”。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铁塔已在31个省市约12万座基站开展梯次利用电池备电应用,并在备电、储能及对外发电应用场景加强业务拓展。此外,国家电网也在尝试建设1MWh梯次利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示范工程,用于接纳可再生能源发电和调频等。而深圳比亚迪、国轩高科等企业也开发了适用于备电、风光电储能的梯次利用电池产品,部分企业甚至开始探索“以租代售”的新商业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从生态设计、生产控制到信息共享,梯次利用领域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绿色选材、标准化及通用性设计、易拆解结构设计以及易梯次利用设计等方面尚有不足;动力蓄电池产品一致性上仍存在差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通信协议、历史数据等关键资源分享方面还没有形成机制;梯次利用技术仍存在技术瓶颈。

令人欣喜的是,与梯次利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不同,废旧电池再生利用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以湖北格林美、湖南邦普、广东光华、浙江华友钴业、江西豪鹏等为代表的企业已具备规模化再生利用能力。再生利用企业大多由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发展而来,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中部地区具备相应工业基础的中小城市。”《调研报告》指出。

具体来看,,拆解方面,湖北格林美、湖南邦普等开发了自动化拆解成套工艺,北京赛德美开发了电解液和隔膜拆解回收工艺。再生利用以湿法冶金及物理修复法为主。湿法冶金方面,湖南邦普开发了“定向循环和逆向产品定位”工艺,湖北格林美开发了“液相合成和高温合成”工艺。物理修复方面,赛德美对电池单体自动化拆解、粉碎及分选,再通过材料修复工艺得到正负极材料。不过,上述行业依然存在锂金属回收率不高、多种电池回收处理兼容性不强等问题。截至目前,再生利用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仍在加快制定。

“国内产业链整体回收体系仍需构建。工信部发布的第一批符合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的企业仅有5家,国内主要参与电池回收的正规厂商多为第三方回收企业。预计未来产业链上下游战略联盟与合作将更加深入。从 2019到2025年,动力电池回收合计市场空间有望超过 600亿元。”来自国海证券的研报如上预测。

“目前市面上500多种动力电池系统(Pack)产品,以及1400多种不同规格的模组,给梯次利用、再生回收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希望国家后期能够要求行业统一动力电池系统产品的设计生产标准,包括尺寸与容量等。与此同时,建议国家从政策、补贴等层面给消费者进行有效引导,保证有序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引导消费者送正规渠道处理废旧电池。”李丹建议。

郭浩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 责任编辑:郭浩_NT5629

(编辑:厦门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