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厦门网 (https://www.xiamenwang.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正文

摩拜和ofo合并?投资人:希望滴滴主导

发布时间:2017-12-24 21:07:10 所属栏目:创业 来源:投资界
导读:报道|投资界PEdaily 2017 年 12 月6- 8 日,由清科集团、投资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在京举行。会议上,深圳市源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向阳,青松基金创始合伙人;A8 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CEO刘晓松,著名投资人王刚,道生资本

王刚:我谈一点我的个人感受。我现在的心态就是少就是多,越打越怕。现在我感觉打重点的牌,打关键的牌,把很多牌丢掉,时间来不及,对方拿你的钱是有期待的,你不能不理他,减少连接,把连接的关键人神经弄粗一点。一个是牌往大的打,第二个牌往少的打,这是我目前的体会。我曾经一年投过 20 个项目,现在一年投4、 5 个项目。

刘晓松:我这个观点跟王刚正好反过来,天使阶段反而要多,为什么要多,因为它的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你其实不知道哪一个公司能够做到最好,你投的所有项目,你都觉得可能会很好。

我们现在 20 多个人,很多都是 90 后,他有这么多的项目,已经成为了大量的项目源,这个时候判断相对比较容易。王刚的级别比较高了,每个项目都要去看,肯定忙不过来,所以这个很正常。

杨向阳:有的人会投得比较少,有的人会投得比较多。

刘晓松:机构化以后,可以投得比较多。我看到一个基金,也算比较大的基金,它的合伙人跟我讲,他们当时走错了一步路,当时判断一件事情,他说问投资经理,跟最大的竞争对手碰到同一个项目的机会大不大?后来发现没有那么大,他说我们就应该决定扩大,因为很多项目等于没有发现到,一个项目很多人盯,这个时候到了白热化了,结果错失了很多的机会,所以天使还处于大量的项目机会的时候。

姚劲波:我有一些完全不一样的观点,因为我是比较纯粹的在创业。我投的项目不多,都是身边的人,我投的最好的项目,一个是学大教育,一个是猎聘网。我很多人找我,我也投了一两个项目,这样的项目投完了就没有了,你特别了解的人,特别了解的行业,你的投资成功概率最高。

如果一个天使投资人去成立一个机构,开始去募资,要去写报告,要发报表,要担心退出,这件事情就不好玩,就不纯粹了。天使投资按道理应该是偶发的,每个人都会参与的,钱也不多,几百万就可以投,也是你了解的行业。当这个公司出现问题的时候,你其实也比较好判断,到底是支持不支持,否则这个人你平时也见不了几面,你投了上百家公司。如果一个天使人去成立一个机构,可能就再那么好玩,也不再那么优秀了。

我上次也给王刚一个提醒,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应该是这样一个态度。我投什么人,要我投 500 万,我反问自己,这个人如果借 500 万,我会借给他吗?那么不如投给他。投了身边的人,还有一个好处,你不用额外耽误你的时间,不用额外开一个会,额外见一个面,很多时候要来见面的,反正会来找你的,反正要吃饭的,反而花的时间比较多。不管你是机构化运作,还是你自己偶发来做,其实每个人成功的案子,10、 20 年以后回头看,就那么一两个,最好的人两三个,为什么非得去追求五六个呢?也是给大家一个提醒。

杨向阳:这个问题在天使投资这个事大家一直没有讨论清楚,天使投资最终是一种自发的行为,现在要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走到自觉行为的时候,其实就需要有一些规则,需要有一些方方面面游戏规则的改变,周逵怎么看?

周逵:他们三个是有代表性,一个是机构化为了投多一点,还有因为投多了,所以要机构化。姚劲波刚才的观点,因为你是一个个人,是一个公司的CEO。

姚劲波:我所有的投资都从我个人卡上,当场决定,现场打进去的,连合同都不签了,我觉得这个才是有意思的天使投资人。

杨向阳:真正的天使投资,是这些人碰到了一些项目,觉得可以支持一下,这是最早的天使投资,或者相当一段时间,在这几年之前,机构化之前一个比较大的形式,现在出现了机构化,所以机构化了以后,其实还是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的。

周逵:我的观点是没有好和不好,就是适合不适合你自己的情况。同样这样的问题我们自己也一样会去考虑,我是投得更散一点,还是投得更集中一点?实际上对我们自己来讲肯定是要集中,方向集中,项目集中,这样我才能去管理我的规模和效率。

看好哪些领域?刘晓松:社交十年后大有机会;王刚:行业无所谓,大赢就行

杨向阳:接下来一点时间,大家还是想大家思考的方向,看看每个人想在哪些方面重点投一些项目?

刘晓松:青松基金主要在泛娱乐,消费升级,教育这三个方面,以前的成绩不错的。往后面会做几个新的东西,一个就是会做人工智能的一些投资,另外我自己还是对社交还是比较有感觉。

杨向阳:一定要做一个社交,把腾讯给干掉吗?

刘晓松:这是有没有下一代社交的问题,目前看,就用facebook、腾讯微信就够了,五年看还是要用这些产品,但是十年,二十年,还有很多技术、代际的因素,下一代设计产品出现的概率是大的。这种情况下社交对人的生活、生产,流通各环节的影响太大了,所以这个机会还是很大。

另外你现在做一个产品,如果你不考虑社交,基本这个级别就是产品总监都到不了。另外就是AI医疗方面,我们也在看,这是我们这几个方向。应该还是比较节俭的,非常约束自己专注在一些领域中,不懂就坚决不投。

王刚:我们最近有一个变化,会从天使阶段会往A轮、B轮、C轮,会往后走,我们会从量走向质的过程,这是一个变化。

另外,因为我接那家公司,所以大概要80%以上的时间在那家公司,所以投资上的时间越来越少。我需要团队打一家关键的牌和重点的牌,那家公司以物流产业和上下游布局来做投资,这个力气会花得稍微多一点。

我一直是没有方向,我们还是喜欢商业上大赢的公司,要么就是品牌,要么就是超级平台,要么是超级稀缺资源,这三个属性早期是看不出来的,所以有机会长成这三个属性的公司,底层就是人,这个创始人我相信他对品牌是有情怀的,可以像老干妈做辣椒酱做那么多年,我们愿意投。行业我们不限,任何行业都会有超级平台公司出来,有超级品牌公司出来,所以我们不太会限定行业,主要是看不懂,还是看人。

吴彬:机构化对我来讲,缘起是身边的好朋友,好兄弟,干脆你就带上我们得了,这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没有太多从效率,退出的回报率,没有那么多细节上的考虑。

(编辑:厦门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